生鮮農產品包括蔬菜、水果、水產品、肉、蛋、奶等在常溫條件下不能長期儲存,沒有經過加工或經過少許加工的農畜產生鮮農產品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鮮農產品的安全品質、品種、鮮活品性、購物環境的舒適度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區生鮮超市,顧名思義,就是在社區附近專門經營生鮮產品的賣場,它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只經營生鮮產品的超市,二是經營的產品品類眾多,其中有一部分專門售賣生鮮產品。
社區生鮮超市的物流配送模式
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指的是社區生鮮超市把它的物流運送相關業務委托給專業的物流運輸企業進行配送的方式。利用專業物流配送企業進行配送,可以減少社區生鮮超市建立物流配送的相關設備設施,降低固定資產的投入,不用建立配送中心。而且生鮮產品的物流運輸和配送相比于其他產品要求更高,第三方物流公司專業性更強,可以將配送工作做得更加細致。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也有其局限性。首先,社區生鮮超市與第三方物流企業只是合作關系,難以對整個配送過程進行較好的把控,產品配送的及時性和準確性難以保證,而且生鮮產品其自身具有頻率高批量小的特點,超市無法準確掌握應提供的供應量。其次,社區生鮮超市以連鎖的居多,門店較多,而每個門店需求的產品不盡相同,每種生鮮產品的運輸和配送要求也不一樣,這就要求第三方物流企業具有非常強大的能力,目前我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處于起步期,沒有物流企業能獨自承擔這樣的配送服務,因此生鮮超市需要選擇多個合作物流企業,會增大配送風險,第三,選擇第三方物流企業會造成社區生鮮超市對第三方物流企業的依賴,降低話語權,不利于長遠發展。
自建物流體系配送模式 自建物流體系配送模式適用于規模較大的連鎖超市,社區生鮮超市根據自身的情況,結合門店分布的區位,自己籌建配送中心,屬于超市的一個部門,由超市總部進行統一管理,以保證各個門店的配送需求自建物流配送體系的優勢在于:首先,能及時準確的滿足各個生鮮超市門店的需求,節約物流環節的成本,降低損失,提高價格優勢;其次,不用等待物流公司安排發貨,降低對其他企業的依賴度,提高時效性;再次,可以保證對生鮮產品進行有效的冷鏈運輸,控制溫度,保證各個環節產品的質量;第四,還可以提高自身企業信息流的流動速度,防止與外界的交叉泄密 自建物流體系的劣勢在于:第一,增加了社區生鮮超市的固定費用投入,配送中心可能會由于費用原因運轉不順暢,不能實現規模效應;第二,自建配送體系的資源有限,無法得到充分利用,比如旺季的時候配送部不過來,淡季的時候又閑置下來。 委托供應商物流配送模式委托供應商物流配送模式就是社區生鮮超市將生鮮產品物流配送的環節委托給供應商,讓供應商將產品按要求送至各個門店采用這種方式從供應鏈角度看實質上是一種產銷結合的方式,它減少了一批二批中間配送和周轉環節,可以保證產品的新鮮程度和供貨的及時性。同時,也減少了社區生鮮超市自建物流體系的費用投入,降低了成本,有效提高了配送效率。但是生鮮產品存在品種多的特點,因此供應商配送有以下缺陷:第一,生鮮產品種類太多,不是每家供應商都有配送能力,而且配送標準不一定能達到要求。供應商以生產為主,在物流運輸配送方面也是非專業的,配送體系也不健全,如果配送質量不達標,反而影響超市的供貨能力。第二,供應商配送需要產品達到一定的量,無法滿足社區生鮮超市批量小、頻率高的要求,還會使得超市不能迅速滿足客戶的需求,還會造成供應商和生鮮超市的配送成本都提高,競爭力降低。
混合配送模式 混合配送模式是指幾個經營生鮮農產品的連鎖超市在配送網絡服務優勢互補的前提下,參與各方主體互相信任、共擔風險、共享收益,形成長期戰略伙伴關系,通過協作性信息共享平臺將各方的生鮮農產品加工中心、配送中心、冷鏈運輸服務中心等相關物流職能部門連接成為一個“虛擬聯盟”。通過生鮮農產品配送要素的多向流動,配送信息共享等決策支持技術,來統一調度和管理參與各方的配送業務。參與共同配送模式的企業可以是經營不同生鮮農產品的社區生鮮超市,在這種配送方式下,參與各方通過公共物流配送網絡的使用,可以很大程度的擴大自己的配送服務半徑和生鮮商品集散空間。通過多個連鎖超市企業間配送資源的優勢互補和資源整合來實現配送運作的規模化,使配送的基礎設施能夠最大程度得到利用,能夠降低配送成本、減少經營風險,保證了生鮮農產品的新鮮程度和安全性,提高了顧客的服務水平。連鎖超市采取生鮮農產品混合配送模式也應該注意協調好參與各方的利益與責任,還有信息共享平臺和配送中心的建設和使用問題,這是發揮共同配送模式整體效益的前提,也是目前配送主體之前難于解決的問題之一。 社區生鮮超市物流配送模式的發展趨勢 “超市+專業物流中心+農業基地”聯合發展模式建立“超市+專業物流中心+農業基地”聯合發展模式,就是將售前、售中和售后供應鏈結合起來。社區生鮮超市作為售前,直面消費者,將生鮮產品推送到消費者面前,形成銷售;建立專業的物流配送中心,負責售中環節,各大企業聯合培育建立冷藏倉庫、冷鏈運輸,完成生鮮產品的倉儲、運輸和配送等工作:農業基地負責售后環節,生產生鮮產品,提供生產種植、技術服務,提供產品等,實現超市、專業物流中心、農業基地的信息共享和快速傳遞 農社對接,直銷配送模式,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現在找國農產品生產不具有規模化,呈現出分散的特征,小生產和大市場之間存在矛盾。可以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農社對接社區生鮮超市,讓農民也參與到銷售和推廣當中來,這種直銷模式可以使農民更多的接觸市場,了解市場情況,根據實際生產相關生鮮產品。這種模式已經出現推行趨勢,但是能夠成功與農民合作社的經營能力、經濟規模有很大的關系。目前,我國已經建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普遍規模小、服務對象少而單一,物流配送體系缺乏,配送的成本較高。但是,這種模式有效了解決了供需不對稱的矛盾,只要政府加大引導力度,完善制度的建立,這種模式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 牛鮮電商配送模式可聯網的崛起,也帶動了牛鮮產品配送的發展。目前,電商生鮮配送模式發展比較迅速,目前好多網站做生鮮配送比較成功,比如鮮直達、順豐優選、1號店、中糧我買網,可以實現網上買菜,下班取菜,為廣大上班一族提供了非常方便的購買方式。有的網站還能實現滿足消費者各種差異化需求的功能,比如將菜切好。部分電商還實現了手機APP下單支付的功能,提高配送和支付的精準度,比如永輝超市,就自建了APP移動運用端,消費者通過APP直接下單,支付,然后隨時可以到門店提貨,減少客戶排隊的時候,也為超市的精準配送提供了便利。 社區生鮮超市物流配送模式多種多樣,社區生鮮超市的主流配送模式主要有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自建物流體系配送模式、委托供應商物流配送模式和混合配送模式,而這四種模式各有優勢和缺點。目前,社區生鮮超市物流配送模式的發展趨勢有“超市+專業物流中心+農業基地”聯合發展模式、農社對接,直銷配送模式、生鮮電商配送模式。通過物流配送模式的優化來提高生鮮產品的品質和配送速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END